
先學習並瞭解神的旨意再行動|把看不見的指引化為可實踐的步驟
前言|為何行動前,必須先學習與理解?
我們常以為「屬靈」就是憑直覺;其實聖經一路把「理解—順服—行動」放在同一條神學的軌道上。這篇主日話語,聚焦於先學習並瞭解神的旨意,再行動:因為神的意念遠超過我們的意念,祂說話的方式又多半不是「喇叭式的指令」,而是像細雨般潤物無聲。若缺少學習、分辨與時間的驗證,我們很可能把一時的情緒當成啟示,把外在的聲浪當成神的聲音。
核心問題:當神不明說、只微微感動時,我們要如何準確理解?當善惡暫時混雜、現實忽明忽暗時,我們要如何堅定前行?
核心經文與主論題
耶和華說: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;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。
天怎樣高過地,照樣,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;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。 — 以賽亞書 55:8-9
這段經文是本次信息的錨點。神的道路高過我們,因此「先理解再行動」不是延宕,而是對神主權的尊崇。耶穌在肉身時的話語何其清楚,甚至帶著權柄(例如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」,參 約14:6;以及對假冒為善者的嚴正斥責,參 太23 章),但在個人領受與現場決策上,祂又常用「你想做就去做」的方式提醒,讓人學會在神面前負責,鍛鍊分辨力與忠心。
神如何說話:隱密、細雨般的動工
「神和聖靈為了某個事件動工時,不會像人說話那樣確實地說:『這樣做吧!那樣做吧!』因此,人真的很難找到答案。通常祂們會透過夢、幻象或心中的感動說話,因此人很難分辨那是正確的。」
與人的強烈口令不同,神多用「夢、幻象、心中的感動」觸碰。這使我們常在「完成之後才恍然明白」或「過了時間才知道當初不是神的旨意」。這不是神要我們困惑,而是祂用更高層的方式,讓我們在信、望、愛中成長,學會對神的心意負責。
為何神多不直接明說?八個層面的答案
1)個人體會與責任
「因為要由自己來體會神為什麼不說,這是自己的責任。所以神讓每個人在行動的過程中自行體會。」
屬靈成熟不是被餵養,而是成為能分辨、能站立、能對天負責的人。
2)不能讓人知道的秘密
有些事未到時候,公開反而使計劃受損;「時機」本身就是神帶領的一部分。
3)避免只因原因而行動
若把「原因」說透,人可能為了理由而行,不為了神而行;神看重的是心與忠誠。
4)人的部分,神不代做
「小的事件要由行動的主人去做。那是自己的責任,神不會說話。」
天給方向,人負責細節;這就是「與神同工」。
5)防範撒但得知
屬靈爭戰真實存在。保密與智慧,是神工作的一環。
6)人未必會相信或堅持
「也是因為人沒有確實地相信神,所以神才不說。」
即使明說,人未必做到;所以神讓我們在行動中學會「信到底」。
7)保持勤勞與警醒
「神不說出未來的事情,是要讓人們因為不知道自己會變得如何,而勤勞地行動。」
若先知道結果,人容易鬆懈或灰心;未知,反而保守我們。
8)避免混亂與為難
過度揭示會讓尚未預備的人陷入困擾;神按器皿的容量分次啟示。
善惡與結局:雜草與穀物的時間差
「肉體就算事奉偶像也可能會成功,就算事奉神也可能過得貧困。肉體的狀況取決於自己的行為。
但靈的狀況不一樣,如果不相信神和主,就無法得到救援,而是會走向死亡地獄那邊。」
現實裡確有「惡人短暫興旺、義人暫時受苦」的矛盾。話語用一幅鮮明的圖像來解釋:
「雜草比穀物更容易生長,生命力更旺盛,但雜草長得再怎麼大也不會結出果實,最終農夫會把它燒掉。」
神也可能「任憑」惡人一時得勢:
「神並非只會在屬善的事、稱義的事方面施展能力,放任不管也是神施展能力的方式;任憑人們存邪僻的心,也是神在施展能力。」
結局如何?在神的時候,將惡人所得歸給善人;而義人得著的不只是外在的報償,更是靈的榮耀與永恆的份。
悔改與條件:使靈改變的實作學
「悔改就能得救,但是必須立下所有的條件,讓自己的靈產生變化,靈才能根據成形的結果進入相應的靈界。」
悔改不是一句話,而是生命工程:承認—轉向—補足—立條件。惡人回頭,也需以相等於過去惡行的善行去修補。這不是靠功德換救恩,而是透過行動讓自己的靈真的改變,使得救的恩典落到實處。
承認:在神面前誠實說出問題的根。
轉向:立刻停止惡的循環,切斷毒源與試探路徑。
補足:向受害者補償、向群體交代,恢復關係與秩序。
立條件:固定禱告、真理學習、服務與奉獻,讓靈有新結構。
案例深讀:約瑟的路、掃羅與大衛的鍛鍊
約瑟的受害,並不是神要惡人加害,而是惡人因自己的邪心、同著撒但而作惡;但神能把惡扭轉為善,使約瑟在鍛鍊中被建立,終於成為祝福眾人的器皿。重點在於約瑟的公義與堅持,以及神的同在。
大衛也並非非得被掃羅逼迫才會被成全;即使沒有那段被追殺的日子,大衛仍會在神的鍛鍊中成為王。神的旨意,從來不靠惡來達成;祂可以把惡的攻擊轉化為義人的操練場,但惡永遠要為惡負責。
實在勝過虛無的希望:神如何用小人物
「人會把某些事物當成如岩石般的大希望並倚靠它,但那事物的實體還不如一抔土。
實在才是最棒的,質勝過量。如飯碗般大小的實在,勝過如山一般高的希望。」
神的幫助,常不是從顯赫資源處湧出,而是透過不起眼的「小人物」成就;因為他們愛神、可被差遣、願意在看不見之處忠心。
「整個地球上的人比不上一位使命者,因為只有他能消滅惡。」
不要輕看手上的小事;當你以實在堆砌忠心,神會讓你的影響力在時間裡被看見。
對信徒的勸勉:遠離算命、堅持到底、學會釋疑
1)遠離算命與偶像崇拜
「算命師說的話是憑自我主觀、自我意志,以心理的角度說的,根本不可信,而且幾乎算不準。『你們偷偷去算命嗎?』」
尋找捷徑,常讓人走遠路;求籤不如求真理。
2)堅持到底,神顧念義人
「神是善的存在,所以神會照顧所有善人。因此,雖然你們像老師一樣承受痛苦,但還是要笑著走到底。堅持到底的人全都做得很好。」
3)學會釋疑:用行動與時間解題
不要只把問號丟向天;把問號變成可驗證的行動。在學習、禱告、服事、記錄中,你會看見神的答案。
4)群體的公義與互助
教役者要勤勞照顧羊群;若有困難,可尋求教役者或教團民願局協助。不可踐踏弱小;「信仰的殘障」最終要自食其果,當儆醒悔改。
禱告與分辨操練:把「不確定」交在神面前
三步辨識
對焦:以賽55:8-9 先校準心態:神的路高過我的路。
交託:清晨 15 分鐘安靜,把感動與夢逐條寫下、交在神前。
驗證:為每一感動設計「最小可行行動」,用一週時間測試並復盤。
禱告範式(示例)
「主啊,我承認我的意念有限。求祢以話語與平安引導,讓我在小步行動中看見祢的腳蹤。若這不是祢的旨意,請溫柔攔阻;若是,請堅固我,使我忠心到底。阿們。」
行動路線圖:30-60-90 天落地計畫
Day 1–30|學習與分辨
- 每日清晨禱告 15 分鐘,寫下經文亮光與感動。
- 閱讀並摘要 4 次主日話語,標記「行動指令」。
- 為每一指令設計「最小可行行動(MVA)」。
Day 31–60|小步實踐
- 每週完成 2 件 MVA,固定週日復盤。
- 參與小組分享一次,提出一條個人見證。
- 與教役者對焦一次,調整方向。
Day 61–90|擴大與定型
- 把有效做法編成 SOP(三步內可複製)。
- 培訓 1 人接續執行,形成雙人同工。
- 撰寫 1500 字見證,存入群體檔案。
金句濃縮與要點複習
金句(出自本次話語)
- 「神和聖靈不會像人那樣確實地說:『這樣做吧!那樣做吧!』祂們多以夢、幻象、感動來說話。」
- 「悔改就能得救,但要立下使靈改變的條件。」
- 「雜草長得快,卻終會被燒;穀物雖弱,終能結實。」
- 「實在勝過虛無的希望;飯碗般大小的實在,勝過如山的空想。」
- 「整個地球上的人比不上一位使命者,因為只有他能消滅惡。」
經文要義
- 賽55:8-9:神路高於人路,先理解再行動。
- 約14:6:耶穌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(權柄與清晰)。
- 太23章要義:對假冒為善的警戒,重實質而非形式。
結語與行動呼召
在行動之前,先學習並理解神的旨意,不是拖延,而是對神的主權與聖潔的尊崇。當神像「毛毛雨」般啟示,我們就用「學習—分辨—小步—復盤」來回應;當善惡暫時混雜,我們就以悔改與條件,使靈真正改變;當資源看似不足,我們就走「實在勝過虛無」的路,讓忠心的日常成為神得榮耀的見證。
今天,就把你的問號變成行動。把微光變成腳步。願賽55:8-9 成為我們的校準,願主的平安在你前面開路。
主大永教會 基督教福音宣教會 瞭解 神的旨意
我願立約:先學習並理解,再行動 →
CGM高雄主大永教會誠摯邀請您,透過鄭明析牧師每日證道,深入品味 神的話語。
無論您身在何處,都能感受基督教福音宣教會所帶來的豐盛恩典,讓信仰滋養心靈,更新您的生命。
感謝清楚教學如何度過實在的信仰生活
回覆刪除好清楚的分享~
回覆刪除實在才是最棒的。質勝過量。感謝主大永教會的話語分享,讓我們能度過實在的信仰生活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