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社會正義與領袖榜樣
重建耶路撒冷的工程如火如荼地進行,然而《尼希米記》第五章讓我們看到,外部的敵人不是唯一的挑戰,內部的不公義同樣可能瓦解群體的合一。當百姓在城牆施工時,社會上卻出現嚴重的經濟壓迫與剝削問題。
尼希米在此展現了屬靈領袖的另一面——不僅要領導建造,更要糾正不義,維護公平正直,並以自己的行動成為榜樣。
平民苦訴經濟壓榨(尼5:1–13)
「百姓和他們的妻大大呼號,控告他們的弟兄猶大人。」(尼希米記5:1)
百姓的呼聲不是來自外邦壓迫,而是同胞之間的不公義。有人因為饑荒和稅務壓力,不得不抵押田地、葡萄園甚至房屋;有些人甚至賣兒女為奴來償還債務。
這種內部的剝削,比外敵的威脅更令人痛心。因為這是違背神律法的行為(參出埃及記22:25),更破壞了同胞之間應有的愛與支持。
尼希米聽見後「甚發怒」(5:6),但他並沒有衝動行事,而是「心裡籌畫」(5:7),然後公開責備官長與貴族的行為,要求他們停止收取利息,歸還田地、葡萄園、橄欖園與房屋,以及一切所收取的利息。
令人感動的是,這些官長與貴族在會眾面前答應了他的要求,並起誓實行(5:12–13)。尼希米更以抖衣作為象徵行動,表示誰若不守承諾,神必這樣抖掉他的家業。
這是一個屬靈領袖面對不義時的榜樣——先聽取呼聲、再深思對策、最後勇敢糾正。
尼希米以身作則、公正施政(尼5:14–19)
「自從我奉派作猶大地的省長…我和弟兄都沒有吃省長的俸祿。」(尼希米記5:14)
尼希米不僅要求別人守公義,他自己更以身作則。作為省長,他本有權享用特定的俸祿與供應,但他選擇不取,反而自己負擔生活與接待賓客的費用。
他這樣做有兩個原因:第一,不加重百姓的負擔;第二,以榜樣帶動官員的廉潔與僕人心態。
尼希米的施政理念不只是「不做壞事」,而是積極行善——不求個人利益,只求神喜悅(5:19)。這種領袖,會贏得百姓的信任與尊敬。
屬靈的應用與啟發
尼希米的作為,提醒我們幾個重要的屬靈原則:
- 不義可能來自內部 —— 要警惕群體內部的剝削與不公,這比外部攻擊更具破壞力。
- 領袖需有公義的勇氣 —— 勇敢面對不義,即使對象是有地位、有影響力的人。
- 公義要結合謙卑 —— 不以權謀私,而是以身作則,減輕百姓負擔。
- 榜樣的力量 —— 領袖的生命榜樣,比口頭命令更能影響人心。
- 以神為評判標準 —— 尼希米不是為取悅人,而是為討神喜悅。
這些原則,不僅適用於教會領袖,也適用於每一位在家庭、職場、社區中有影響力的基督徒。
結語:社會正義與領袖榜樣
尼希米在第五章的表現,讓我們看到一位屬靈領袖不只是帶領工程進度,更是帶領人心歸回公義。真正的重建,不只是外在城牆的恢復,更是內在道德與信仰的更新。
今天,我們也可能面臨各種形式的不公義。無論我們的角色是領袖還是普通成員,都可以從尼希米學習——聆聽需要、堅守真理、勇敢糾正、以身作則。
當公義與愛在群體中被實踐,神的名就得著榮耀,群體也必得著真實的復興。
CGM高雄主大永教會誠摯邀請您,透過鄭明析牧師每日證道,深入品味 神的話語。
無論您身在何處,都能感受基督教福音宣教會所帶來的豐盛恩典,讓信仰滋養心靈,更新您的生命。
傾聽民意是很棒的領導者
回覆刪除能遇到願意傾聽民意的領導者真的是有福~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