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進宮求恩與踏上重建旅程
《尼希米記》第一章以尼希米的禁食禱告作結,他在神面前承擔了屬靈的負擔,也清楚了自己的使命。第二章,是他從禱告的密室走向行動的舞台——進入王的面前,開口求恩,並踏上重建的第一步。
這一章讓我們看到,當神放在你心裡的呼召已經成熟時,祂會為你開門,並在過程中賜下智慧與勇氣。
向王陳情,蒙允願回故國(尼2:1–8)
「王對我說:你既沒有病,為何面帶愁容呢?這不是別的,必是你心中愁煩。」(尼希米記2:2)
尼希米在王面前擔任酒政多年,熟悉宮廷禮儀,也深知在王面前流露愁容可能招致危險。但他無法隱藏心中的哀傷,因為耶路撒冷的荒涼深深觸動了他。
當王主動詢問,他先「甚懼怕」,卻依然勇敢開口,表達自己願回故國重建城牆的請求。他不只表達願望,更提出具體的計畫與需求——需要時間、需要木材、需要通行文書。
這告訴我們:信心不是盲目的等待,而是帶著禱告與預備,在機會來時準確表達。
王最終不僅允許他回去,還派軍長和馬兵護送他,滿足了他超過所求所想的需要(尼2:9)。這顯示神的手在掌權,使用外邦君王成為祂計畫的一部分。
暗訪城牆與激勵百姓(尼2:9–20)
「當夜我起來,有幾個人也一同起來,但神使我心裡要為耶路撒冷做什麼事,我並沒有告訴人。」(尼希米記2:12)
尼希米沒有一到耶路撒冷就高調宣佈重建計畫,而是選擇低調行事。他夜間巡視城牆,仔細觀察破損的情況,評估需要的工序與人力。
這種謹慎,不是懷疑,而是智慧。他先了解全貌,才有足夠的根據去動員百姓。
在察看完城牆後,他終於向猶大的官長與百姓發出呼籲:「我們所遭的難,耶路撒冷怎樣荒涼,城門被火焚燒,你們都看見了。來吧,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,免得再受凌辱。」(尼2:17)
百姓聽見後同聲回答:「我們起來建造吧!」(尼2:18) 這是領袖的力量——用清楚的異象與堅定的信心,點燃眾人的心。
雖然當地的敵對勢力(參尼2:19)嘲笑、藐視他們,尼希米依然宣告:「天上的神必使我們亨通;我們作祂僕人的,要起來建造。」(尼2:20)
屬靈的應用與啟發
這段經文帶給我們幾個屬靈啟示:
- 禱告後的行動 —— 真正的禱告會引導我們採取行動,進入神的計畫。
- 帶著準備的信心 —— 當神開門時,要準備好清楚陳述願景與所需。
- 領袖的智慧 —— 做事先評估、先觀察,再動員群體。
- 面對反對的堅定 —— 領袖必會面對質疑與攻擊,但信心與異象能抵擋恐懼。
尼希米的故事提醒我們,屬靈領袖不只是有愛心與熱情,更需要結合禱告、智慧與行動力,才能帶領群體完成神所託付的使命。
結語:進宮求恩與踏上重建旅程
尼希米進宮求恩的舉動,是一次信心的跨越;踏上重建之路,是一次生命的委身。他的故事提醒我們:呼召不是停留在感動,而是需要跨出第一步。
今天,神可能也在你心中放下一個重建的負擔——可能是家庭關係的修復、教會服事的推動、社區的關懷行動。你是否願意像尼希米一樣,帶著禱告與預備,在神開門的時刻勇敢前行?
復興的路,不會自動發生;它始於一顆願意回應的心,並持續在信心與行動中前進。
CGM高雄主大永教會誠摯邀請您,透過鄭明析牧師每日證道,深入品味 神的話語。
無論您身在何處,都能感受基督教福音宣教會所帶來的豐盛恩典,讓信仰滋養心靈,更新您的生命。
感謝整理聖經故事,幫助我更了解 神的動工及該學習、實踐的部分
回覆刪除感謝神,願我們都能像尼希米先知一樣,不只是有愛心與熱情,更需要結合禱告、智慧與行動力~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