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士17-18】道德與信仰的墮落|📖 高雄主大永教會 讀經計劃52

【士17-18】道德與信仰的墮落|📖 高雄主大永教會 讀經計劃52|高雄主大永教會 | CGM高雄主大永教會 | 基督教福音宣教會
高雄主大永教會 | CGM高雄主大永教會 | 基督教福音宣教會 - 📖 讀經計劃

52 道德與信仰的墮落(士師記17-18章)

米迦的偶像崇拜(士師記17:1-13)

在士師記第十七章中,我們看見了一個名叫米迦的人,他的故事並非英雄事蹟,而是充滿警示意味的負面教材。米迦並非貧窮或弱小,相反地,他擁有大量銀子,且原本應該將它們用於敬拜真神。然而,他卻製造了一個自己的偶像,設立了私人神壇,並聘用一個利未人作為祭司,期望藉此獲得祝福。

米迦的問題並非缺乏敬虔,而是敬虔的錯置。他選擇了自己方便、易掌控的宗教儀式,而非按照神所吩咐的方式敬拜。這種態度正是現代社會的縮影:人們渴望迅速、可見的成功與安慰,寧可用自己創造的方式取代神的原則與吩咐。

「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,各人任意而行。」(士17:6)

這一句話揭示了士師時代信仰混亂的本質。當人們遠離上帝的真道時,最終必定陷入道德與信仰的墮落。

但支派的遷徙與偶像崇拜(士師記18:1-31)

到了第十八章,但支派的人出現了,他們本該在神指定的土地上立足,但卻無法有效佔領,於是選擇了向北遷徙,尋求新的家園。在這過程中,他們不僅帶走了米迦家中的偶像和祭司,更將這些個人宗教升級為集體崇拜,將米迦的個人罪行轉變為民族性的罪。

這一幕令人警惕的是,當偶像崇拜被群體接納時,它便成為了一種具有社會認可的罪惡。罪惡一旦獲得集體性認可,便難以根除,反而會成為文化與傳統,潛移默化地破壞一個民族的信仰根基。

「但人就把米迦所製的神像立起來……神的殿在示羅多少日子,但人為自己所設立的米迦雕刻的像,也在但多少日子。」(士18:30-31)

這段經文提醒我們,當信仰被扭曲時,不只是短期的損失,更是長期且廣泛的災難。

結語:道德與信仰的墮落中的盼望

士師記的第十七和十八章提醒著我們,信仰墮落的核心不只是偶像的崇拜,而是人心的偏離與自我中心的生活。現代的我們,也常不經意地落入這種自我為中心的陷阱之中,追求即刻滿足的安慰,而忘記了神的真理和指引。

然而,正如黑暗中微弱的光能照亮整個房間一般,聖經透過這些負面的示例,實際上是為我們揭示了重新歸向神的道路。我們的盼望不在於我們完美的行為或即時的成功,而是回歸神真理的勇氣與謙卑。

道德與信仰的墮落提醒我們:真正的盼望來自於認識自己的不足,並堅定地將心轉回上帝的旨意之中。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混亂中清醒,堅定地守護真理,靠著基督,重新得力,迎接生命中真正的平安與喜樂。

「所以你們當悔改歸正,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,這樣,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。」(使徒行傳3:19)

CGM高雄主大永教會誠摯邀請您,透過鄭明析牧師每日證道,深入品味神的話語。
無論您身在何處,都能感受基督教福音宣教會所帶來的豐盛恩典,讓信仰滋養心靈,更新您的生命。

© 高雄主大永教會 | CGM高雄主大永教會 | 基督教福音宣教會 | 歡迎分享並訂閱我們的部落格

留言